近期实验室购入了两块硬盘,委托我挂载到服务器上。在此整理一下挂载硬盘的过程。
查看新添加的盘符,可以在 root
下使用 fdisk -l
命令。
2. 硬盘分区(如果有分区需要)
对于小于 2.2T 的硬盘,可以使用 MBR
主启动记录磁盘分区。
对于更大的硬盘,则可以使用 parted
分区。
# 对指定硬盘分区parted /dev/sde # 创建标签,后面要选择类型, 输入 gptmklabel data # 创建分区,第一个参数是分区名字, 第二个和第三个是起始和结束位置mkpart primary 0GB 2400GB# 查看分区print# 删除分区rm 1# 退出q
格式化硬盘文件系统,可以采用 mkfs
命令。
格式化硬盘的文件系统,这里格式化为 ext4 命令为: mkfs -t ext4 /dev/sde
挂载硬盘,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文件夹,随后用 mount
命令将硬盘挂载到文件夹上。
# 创建要挂载的文件夹 mkdir /data # 挂载硬盘到该文件夹上 mount /dev/sde /data
前面仅仅实现了手动挂载,但重启后并不会自动挂载。这里需要设置自动挂载。
文件 fstab
包含了你的电脑上的存储设备及其文件系统的信息。它是决定一个硬盘(分区)被怎样使用或者说整合到整个系统中的唯一文件。
# 查看硬盘的UUID 使用命令 lsblk -pf # 进入 fstab 修改配置vim /etc/fstab # 在最后面加入指定信息UUID=67E91005-EB18-4E24-8410-EB9A1C2E3882 /data ext4 defaults 0 0
使用 umount
命令即可实现取消挂载。
umount /dev/sde
可以通过 df -hT
命令查看挂在好的硬盘信息。
本文为宁若水!原创文章,转载无需和我联系,但请注明来自[若水]博客 www.lalaya.net